新闻资讯
NEWS & INFORMATION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胺类固化剂与乳化

胺类固化剂与乳化

  • 分类:新闻动态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3-27
  • 访问量:0

【概要描述】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工业涂装技术的升级,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因其低挥发性有机物(VOC)排放、安全性和易操作性等优势,成为涂料、胶黏剂等领域的研究热点。作为水性环氧体系的核心组分,胺类固化剂不仅承担着交联固化的功能,还需兼具乳化环氧树脂的能力。

胺类固化剂与乳化

【概要描述】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工业涂装技术的升级,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因其低挥发性有机物(VOC)排放、安全性和易操作性等优势,成为涂料、胶黏剂等领域的研究热点。作为水性环氧体系的核心组分,胺类固化剂不仅承担着交联固化的功能,还需兼具乳化环氧树脂的能力。

  • 分类:新闻动态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3-27
  • 访问量:0
详情

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工业涂装技术的升级,水性环氧树脂体系因其低挥发性有机物(VOC)排放、安全性和易操作性等优势,成为涂料、胶黏剂等领域的研究热点。作为水性环氧体系的核心组分,胺类固化剂不仅承担着交联固化的功能,还需兼具乳化环氧树脂的能力。然而,传统胺类固化剂存在溶剂用量大、副反应多、乳化效率低等问题。本文结合近年研究进展,系统探讨胺类固化剂的乳化机理、合成工艺优化及其性能评价,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提供参考。

 

一、胺类固化剂的乳化机理与技术分类

  1. 乳化机理与功能需求
  2. 胺类固化剂的乳化作用源于其分子中同时存在的亲水基团(如氨基、羟基)与疏水链段(如环氧树脂链)。通过形成胶束结构,可降低环氧树脂与水的界面张力,实现稳定分散。理想的乳化型固化剂需满足:
  • 临界胶束浓度(CMC)低:减少用量,降低成本;
  • 粒径分布均匀:确保乳液稳定性;
  • 固化活性适中:平衡乳化与交联反应的协同性。
  1. 技术分类与特点
  2. 根据改性方式,胺类自乳化固化剂可分为以下三类:
  • 阳离子型:通过季铵化反应引入正电荷基团,适用于酸性环境,但对电解质敏感;
  • 非离子型:通过接枝聚醚链段增强亲水性,稳定性高但固化速率较慢;
  • 两性离子型:兼具正负电荷基团,综合性能优异但合成工艺复杂。
  • 其中,非离子型固化剂因环境适应性强,成为近年研究重点。

 

二、一锅法合成工艺的突破与优化

传统合成方法需多步反应和溶剂精馏,存在效率低、污染重等缺陷。大连理工大学提出的“一锅法”工艺通过反应路径设计,显著提升了合成效率与产物性能。

  1. 合成流程与反应机理
  • 步骤一:TETA-501的合成
  • 将环氧丙烷丁基醚滴加至三乙烯四胺(TETA)中,控制温度70℃、反应4小时,生成含单一伯胺基的中间体(转化率89.3%)。
  • 步骤二:TETA-501-EP的制备
  • 在有机溶剂中,按环氧树脂与TETA-501摩尔比1:2进行加成反应(80℃、4小时),封闭伯胺基以避免副反应(转化率92.1%)。
  • 步骤三:中和与稀释
  • 以20%中和度加入乙酸成盐,并调节固含量至50%(黏度1544cP),获得最终产物。
  1. 工艺优势分析
  2. 与传统方法相比,一锅法实现了以下突破:
  • 溶剂用量减少37.2%:通过反应路径优化,减少稀释步骤;
  • 原料利用率提升:三乙烯四胺和环氧树脂消耗分别降低264%与19%;
  • 副反应抑制:精准控制伯胺基封闭,避免凝胶化风险。

 

三、乳化与固化性能的综合评价

  1. 乳化性能指标对比
  2. 一锅法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(CMC)为1.664g/L,显著低于传统工艺的3.033g/L,表明其乳化效率更高。激光粒度分析显示,乳液分散相平均粒径D(3,2)为2.198μm,分布均匀性指数U=0.4953,优于传统产品的2.962μm和U=1.105。这得益于分子结构的优化,胶束形成能力增强。
  3. 固化动力学与机械性能
  • 反应活性:非等温DSC测试表明,一锅法产物的固化反应活化能为65.2kJ/mol,反应级数接近1级,符合自催化机制;
  • 应用性能:固化后涂层的铅笔硬度达2H,附着力等级0级,压缩强度与传统产品相当,满足工业标准。
  • 此外,该固化剂可与普通胺类(如乙二胺)复配使用,进一步调节固化速率与膜层韧性。

 

四、应用领域与未来发展趋势

  1. 当前应用场景
  • 工业涂料:用于钢结构防腐、汽车底漆等,兼具环保性与耐候性;
  • 建筑地坪:水性环氧地坪体系的核心组分,满足无尘车间要求;
  • 电子封装:低黏度乳液适用于精密器件灌封,避免溶剂残留。
  1. 技术挑战与创新方向
  • 功能化改性:引入硅氧烷或氟碳链段,提升耐高温与疏水性;
  • 生物基原料替代:开发基于植物油衍生物的环保型固化剂;
  • 智能化控制:利用微反应器技术实现连续化生产,降低批次差异。

 

胺类自乳化固化剂的一锅法合成工艺,通过分子设计与流程优化,成功解决了传统技术的高污染、低效率问题。其优异的乳化性能与固化特性,为水性环氧树脂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。未来,结合绿色化学与智能制造理念,该领域有望在功能复合化与工艺精细化方向取得更大突破。

 

(免责声明:以上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上述文章仅用于行业知识的交流与分享,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本文对文章的内容保持中立,如涉及侵权或疏漏,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。)

关于我们

太阳成城集团创建于2002年,是一家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化工新材料企业。公司专业生产环氧改性胺类固化剂。已上市500多种产品,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、重防腐涂料、复合材料、胶粘剂、机电、陶瓷和石材等行业。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。

更多动态

化学品危险品9大分类详解

化学品危险品9大分类详解

化学品危险品主要分为9大类,包括爆炸品、气体、液体、易燃固体、氧化性物质、毒性物质、放射性物质和杂项危险品。各类危险品的特性、管理要求、运输规范和防护措施都有所不同。各类危险品的安全管理需严格遵守相关法规,以防止事故的发生。
2025-07-09
环氧固化剂预加热的目的与方法

环氧固化剂预加热的目的与方法

预加热是优化环氧固化过程的关键手段。通过降低固化剂黏度,提高混合均匀性,调节固化反应速度,避免低温固化缺陷,提高材料最终性能。关键因素包括固化剂类型、加热温度和温度控制。
2025-07-07
环氧树脂DIY模具胶的完整使用指南

环氧树脂DIY模具胶的完整使用指南

环氧树脂模具胶是一种双组分系统,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组成。当两者按特定比例混合后,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坚硬、耐用的固体材料,这种材料特别适合模具制作。
2025-07-01
环氧固化剂放热现象

环氧固化剂放热现象

环氧固化剂的放热现象是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性,其本质是固化反应释放的热量。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(多为加成聚合或交联反应),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与形成会释放能量。
2025-06-27

在线留言

ONLINE MESSAGE

留言应用名称:
客户留言
描述:
验证码

Copyright© 2021 太阳成城集团(古天乐-tyc认证)官方网站-Macau Future Star  版权所有  粤ICP备2021022874号  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广州

XML 地图